51小说网

51小说网>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> 第032章 新帝暂沉默 魏党生错觉(第1页)

第032章 新帝暂沉默 魏党生错觉(第1页)

第032章新帝暂沉默魏党生错觉

(058)

于是,崇祯帝将思绪重新拉回到秉笔太监王体乾身上。人家还在哪儿跪着等待你的批示呢!他曾听宫内人说,虽然按《大明律》,司礼监秉笔太监,其位应在掌东厂太监之上,但王体乾为了巴结魏忠贤,平素竟甘愿屈居其下。现如今,作为堂堂的司礼监秉笔太监,王体乾却主动跳出来甘心充当魏忠贤“政治骨牌”的牺牲品,这明摆着是向大明朝的皇家权威挑战------

“嗨,这就是大明的官吏队伍啊!”崇祯帝暂闭上眼睛在心里感叹道。他分明听到了魏忠贤的冷笑声:一起玩完!一起玩完!!崇祯帝应对魏忠贤的新招是,立即走下御座,以无比诚恳的态度,小心地将老王搀扶起来,并轻拍着对方的肩头道:“若王师傅是不满朕的话,朕的皇位可以不要,但王师傅绝不能走。”边说边声泪俱下;随又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最后竟感动得老王发自肺腑频表忠心,就差说出来全是魏忠贤在身后调唆着,让自己出面这样干的了。

“哼,这一回合算你崇祯赢了。”虽仍不服气,但魏忠贤也不得不在心里为对手叫好道。“这皇上,孙子装得比咱家还到位。所谓‘大丈夫能忍常人所不能忍’。看来这大明朝不是我的就是他的了。”的确,这世界上的事说到底是人心的事。人心说小就小,说大就大。小到没心没肺;大到没边没沿。孙悟空有72般变化,人心也有72种变化。大明朝的官员们那是何等的火眼金睛!别的本事没有,洞察人心的工作却天天在做。几百个人,整天在一个大房子里挤着挨着,我琢磨你,你琢磨我;任何风吹草动,风生水起,身未动意先行,那可是一眼便知。

“大明朝的官员,真是太有才了!”崇祯与魏忠贤,这双政治对手,及乎同时在心里感叹道。崇祯帝很快就感觉到了他们才气逼人。

九月十四日上午早朝,右副都御史管南京通政司事杨所修,义愤填膺地站出来,弹劾魏忠贤的亲信,内阁兵部尚书崔呈秀、工部尚书李养德、太仆寺少卿陈殷、延绥巡抚朱童蒙等人------

“此几人枉读圣贤之书,辜负父母生养,有违皇上‘以孝治天下’的施政纲领。”杨所修似棵青松般挺立朝堂,言词凿凿参奏道。“竟在父母过世后不在家丁忧,这是莫大罪过。还有吏部尚书周应秋,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混日子,提拔官员老是在搞平衡、和稀泥,不讲政策原则。哼!敢请问你‘做人的底线’是否还记得?而为官的良知又到哪儿去了?”

听了杨的奏疏,崇祯帝马上便明白,“这杨所修不愧为天启朝探花,东林名士,真他妈太有才了!首先是眼毒。一眼就看出朕挽留王体乾的口是心非;其次是脑瓜灵。清楚朕同魏党势不两立;于是,马上就弹劾魏党的一干人等;三是主意绝。在弹劾前先把魏忠贤‘摘’出来,以同魏党无关的理由先将其放倒。”

可是,“当真就那么容易就能将其放倒吗?是今日放倒,还是待后?而马上放倒后会否留下政坛后遗症?”崇祯帝虽一直未动声色,但却一直在思考;满朝文武则均屏住了呼吸------以致于偌大个朝堂,一时间竟死寂般地静;静到能听得见彼此呼吸;静得面前掉根针亦能听到------

“唉,这些东林党训出来的言官哪!脑瓜是够聪明的,转眼就是见识。更难得的是天生一股看准的事便勇往直前,却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安危的大无畏精神;这在患得患失知识分子群中,的确是难能可贵的。朕从一开始看中东林党人的就是这一点。”崇祯帝以欣赏的目光,看着刚上奏章弹劾魏党崔呈秀等人的御史杨所修,但随即却又摇了摇头想道,“只可惜这些人天生缺乏搞‘政治头脑’,没学会权宜便通审时度势。通俗一点说,就是脑子爱发热,感情好冲动,说话办事只管撂不管接不计后果;更不善换位思考,设身处地。就比如说今天这弹劾奏的虽聪明却不适时,一下子便将朕推入进两难之中。”

崇祯帝脑子在快速转动着,他决定这奏疏明日再批复,自己得有个回旋的余地:当晚回宫后要同玉妃和辅政很好商议,以得出个既打压魏党势力,又鼓舞群臣勇气,还能稳着当下朝局阵脚的万全之计------于是他便随意说了句:“此事容朕下朝认真思考后从常计议。”但政治对手魏忠贤,是不容崇祯认真思考从常计议的。

“其实皇上大可不必为此事煞费神思,亦无须另选时间从常计议。”魏忠贤当即来精神抬起头咄咄逼人道,“杨御史不过提了个常识性的问题。只要熟悉了当时的背景,就不难解答这个问题。当年这些官员父母亡故,正向先帝请假返乡‘丁忧’,却赶上朝廷上突起‘党争’,为集聚力量打压乱党,先帝便盛情挽留他们继续留京。

“对这样尽忠体国、公而忘私的廉政官员,若不予以表彰,反而以‘无须有’罪名一棍子打倒,岂不让天下官员寒心?这以后皇上的话还要不要人听?朝廷的事业还要不要人做?而吏部尚书周应秋,那绝对是恪守原则忠于职守的好官;你杨所修当年不就是他老人家提上来的吗?咋能好了疮疤便忘了疼哩?”

魏忠贤的一席话,明是反驳讥讽杨所修,实是打着骡子叫马听——是威胁崇祯的,这在场百官谁都能听明白。但魏忠贤的话也实在让崇祯很难反驳。他不由在心中叹道:“魏党真是根深叶茂啊!”于是,崇祯便以一声轻咳,将尴尬遮掩过去,亦把愤怒埋藏于心底:“老阉,朕看在先帝面上,暂让你多蹦跶几天!”

一刻钟后,崇祯宣布退朝。没有留下任何旨意。于是,满朝文武官员都知道了崇祯的为难,也知道了朝局的微妙之处。山雨欲来风满楼,。崇祯帝和魏忠贤到底什么时间开始死磕?成了众官员茶余饭后的谈资;亦成了他们权衡自己进退之道的风向标。也许一切会在明天发生,也许在他们有生之年什么也不会发生。自己将带着巨大的悬念和好奇心,长眠于九泉之下,让自己永生永世不得安宁。也许会这样,谁知道呢?

在同政治对手崇祯帝的再次较量中,魏忠贤刚获得点胜利的喜悦和快感,便当即忍耐不住了。当晚下朝后,他离开皇宫,来到东安街魏家胡同自家豪宅,进得庭堂,顺手从怀里取出一包卤牛肉,又从柜里拿出一瓶好酒,便当即自斟自饮起来。喝到得意处,便借着几分酒意,轻轻哼起了近天才学的几句京戏:我正在城楼观风景,忽听得城外闹纷纷;人喊马嘶多热闹,大概是司马发来的兵?既开来就该把城进,却犹犹豫豫止步不前为何情------正当此时,听到大门门钌响,随即一个男声道:“崔兄,你看这大门也没上锁,客庭还亮着灯光,大概干爹已回来了。恰当其时咱进去讨个主意。”

“嗬!还真是哩。看样子干爹今日心情不错,竟独自在屋里哼起了京戏。”另一男声随即回应道,“此时进去定是最佳时机。一是干爹哼京戏,说明屋里无他人,咱正好说自己事;这二嘛,干爹心情好,定会不厌其烦,给咱出好主意;三是干爹哼戏,说明不累不疲,正好能耐下心来------”

“哎呀,我说您二位尚书大人,到底烦不烦哪?就站这大门外分析来分析去的。”又一男声埋怨道,“有这宝贵时间,何不进屋同干爹当面说去?”于是,几人推门而进。客庭灯光下,立即露出了兵部尚书崔呈秀、工部尚书李养德,和太仆寺少卿陈殷,延绥巡抚朱童蒙等的真面孔,原被杨所修弹劾的几个人。

“干爹好雅兴!独自一人在这宽大豪宅,自斟自饮,自拉自唱。”进屋分宾主坐定后,李养德首先恭维说。边说边变戏法似地拿出几包菜肴放在桌上。崔、朱二位亦各自拿出烟、茶、好酒。

“养德呀,咱家听出你话的弦外之音。你是想说咱家无所用心。眼瞅新皇继位,咱家失宠,火烧眉毛,竟还有闲情逸致哼唱京戏?”魏忠贤瞥一眼李养德以教训的口吻道。“这你们就不懂了。佛经上说‘每逢大事有静气’,方能修成正果成就大事。汝等知道那么多京戏名段,咱家为啥偏要学诸葛孔明《空城计》这一段吗?因为咱家对他赤壁之战时的《借东风》,征服蛮夷时的《七擒孟获》等赫赫战绩虽也十分佩服。

“但那都是在顺境中的作为;虽佩服却不感动。惟有在其因用错人《失街亭》后,处于劣势的逆境中,还能那么临危不惧,坦然应对,且最后终于取胜,方显英雄本色,将相风度。”“干爹用习唱京戏《空城计》,效法孔明,借古论今,生动精肯,对儿等深有教育启发。养德口服心服,自愧弗如。”李养德当即心服口服地站起一躬到地道。“今后定虚心学习干爹,养成博大胸襟,做到佛家境界‘每逢大事有静气’,处变不惊。”

“干爹佩服蜀汉诸葛处变不惊,功勋卓著,青史留名。但他毕竟仅是个偏安西南一隅的小国丞相。”太仆寺少卿陈殷不失时机吹捧魏阉道。“而干爹确系大明内廷总管,人称九千九百岁;不仅功勋地位非他孔明可比,而干爹的胸怀度量亦在他孔明之上。二位尚书大人,以下官看,咱学史习经也不要舍近求远,效古弃今。典范榜样就在身边。干爹就是本历史大书,永远也学不完。”

“孩儿们,你等忙碌一天,此时聚齐前来,不会真是要陪干爹喝酒,更不会是专给咱家戴高帽来的吧?”魏忠贤诡秘一笑问道,“还不快快如实招来?不然咱家可要下逐客令啦。”

“干爹休撵呀,啥也瞒不过您老眼睛。俺这就说实话。”崔呈秀当即与同夥交换一下眼神,随便实话实说道。“儿等原为今日早朝,被那个东林余党杨所秀参奏,心中没底,特相约前来向干爹讨主意哩。可自来后见您老在堂边悠闲自斟自饮,边舒情哼唱京戏。本就被您搏大胸襟所折服。后又听您老宣讲佛家真经,您老一片良苦用心,顿开儿等胸襟。其实这便是您老给儿等出的最好主意了。无须继续多问,儿等已知咋办。时光不早,这就告辞,干爹也早歇息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